中英街步道

在深圳八景中,有一景為「一街兩制(中英街)」
中英街寬不到4公尺,長不過250公尺,位於 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內。
因獨特的地緣與人文 景觀,改革開放後,中英街一躍成為著名的「購 物天堂」,曾創下日均10萬人次的人流量紀錄。
此外,它還承載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是深 圳對外開放歷程的見證者,是一條蘊含豐富歷 史信息的步道。

步道分類:歷史文化
步道路線
中英街-橋頭街-海旁街-環城路-碧海路-臨海路(海濱棧道)—古塔公園

路線長度:2.9千米
週邊公車站:沙深路口站
健行時間:1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中英街
周邊公交站:沙深路口站
周邊地鐵站:
8號線沙頭角站A1口
步步街
週邊公車站:中英街關前站站
週邊地鐵站:8號線沙頭角站A1口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特別提示
進入中英街須提前線上預約。若忙記帶身 份證,可在數珠電子身分證人工通 通過關。

梧桐登雲步道

層巒疊翠的梧桐山,自西向東分佈著三大主峰:小梧桐、豆腐頭、大梧桐, 稱「三峰秀拔」。
大梧桐海拔943.7公尺,為深圳最高峰。
此處可俯瞰深圳市區,又 與香港最高峰大帽山隔海相望。
梧桐山建有多條登山步道,其中登雲步道跨羅湖、鹽田兩區,是交通最便利、市民登山最方便的登山道。
8.5千米的路程,橫越梧桐山三大主峰,直 達鵬城之巔。
這裡可以看到最壯觀的杜鵑花海,最美的海岸線,最現代化的 海港,以及最引人入勝的梧桐雲海。

梧桐山登雲步道主要由登雲道、小梧桐連接段、十里杜鵑、好漢坡、秀桐道五部分組成,沿途風景各具特色。
僅小梧桐連接段其中的一段(廢棄 棄索道站到小梧桐廣場)為土路,其餘路段均為石板路或青石台階路。
登雲道、小梧桐連接段、十里杜鵑、好漢坡多為上行路段,自西向東橫 穿梧桐山三大主峰,全程坡度大,整體爬升難度高;秀桐道段為下行路 段,全程台階,下半程路段坡度較大。
整條路線整體對體能有一定要求, 適合較常運動的健行愛好者。

步道路線
梧桐山風景名勝區主入口-梧桐山南路-仙桐體育公園- 仙桐路一登雲道一小梧桐一十里杜鵑-好漢坡一大梧桐一 秀桐道

交通指引:
梧桐山風景名勝區主入口
週邊公車站:梧桐山南公車站
週邊地鐵站:2號線/8號線梧桐山南站D口
秀相道
週邊公車站:中青路西公車站
週邊地鐵站:2號/8號線深外高中站C口

路線長度:8.5千米
健行時間:5小時
路線難度:★★★★☆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鯤鵬徑第三段:寶石路口一麻磡二號登山口

品味巷陌煙火 重讀老村故事
標距柱:YK041-YK057
累計爬升:21米
路線長度:10千米
健行時間:2-3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寶石路路口
週邊公車站:寶安國防基地站
週邊地鐵站:5號線興東站C口
麻磡二號登山口
週邊公車站:麻磡幼兒園站

鯤鵬徑第三段從鐵崗水庫和西麗水庫之間蜿蜒穿過,然後北折伸向陽台山腳。
本段全程 由市政道路和村中街道構成,一路經過牛成村、白芒村、麻磡村等古村落群,是一條充滿田 園餘韻和都市煙火氣的路段。
沿途不僅可以看到深圳西部兩大水庫的秀麗風光,還可以漫步 古村街巷,在老碉樓和舊民居之間,一窺這座現代化城市深藏的另一面。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鯤鵬徑第二段:九圍濕地-寶石路路口

經過水岸清風滿目天光雲影
標距柱:YK013-YK040
累計爬升:114米
路線長度:11千米
健行時間:4-6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九圍濕地出入口
週邊公車站:九圍村站
自駕:九圍社區停車場
寶石路路口
週邊公車站:寶安國防基地站
週邊地鐵站:5號線興東站C口

鯤鵬徑從「行山」啟步,出鳳凰山, 便進入九圍濕地與鐵崗水庫接續滋潤的親水路線。
鯤鵬徑第二段由九圍濕地公園、省立綠道二號線鐵崗水庫段、鐵崗水庫環湖碧 道構成,沿途湖澤清淨,草木豐茂,一派舒緩悠然的自然風光。
過水庫大壩後,經 一段土路,便接上寶石路,抵達大井山警 務工作室附近,與第三段銜接。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風鈴古道七娘山:2025.4.26

4月26日(星期六)晨8時30分。
深圳蓮塘口岸商場地下門前左邊集合 (包車即日來回)

大鵬半島 →歐書園村 →上橫崗村→大榕古樹 →伯公坳 →三號山頂平台→山頂主峰→老虎山陡坡→高嶺古道 →高嶺古村(遺址)→新樂園→高嶺村。

全程約15公里,全程8小時、量力參加。(自備回鄉証/糧水/雨具/手套

深圳天氣

報名表格

大沙河生態長廊

大沙河發源於陽台山,素有深圳「塞納河」 之稱。
整個河道縱貫南山區,下游匯入深圳灣。
大沙河生態長廊連通深圳灣濱海休閒帶、深圳 人才公園,是深圳最美景觀河、最大濱水慢行 系統。
大沙河生態長廊分為學院之道、城市森林 和活力水岸三段,花海之間,碧波之上,大沙河 處處充滿著對現代生活的致意和溫情,讓人們 在城市中央就能體會到與自然親密交融的樂趣。行走大沙河生態長廊,春秋季為最佳出行時間,全線設置有單獨的自行車道、人行步道, 可以沿著河畔綠意蔥蘢的步道慢走、跑步或騎行。

由上游段起步,沿著河道左岸徐徐行走,可欣賞兩岸的高校風光,河畔有不少咖啡館可 以休息。
行至中游段,這裡遍布公園與居民區,擁有山地森林、水岸森林和濕地森林等景觀。
夜幕降臨前,剛好走到生態長廊的下游段,這裡聚集了許多熱愛水上運動的人士,親水近水、與水相融成為下游段的景緻。

步道路線
長嶺陵水庫洩洪口一大沙河生態長廊一深圳灣進海口

長嶺破水庫洩洪口

週邊公車站:長嶺破捷運站站

週邊地鐵站:5號線長嶺陝站D口

深圳灣入海口

週邊公車站:深圳灣運動中心站

週邊地鐵站:2號線/11號線後海站H口路線

長度:27.4千米
健行時間:8小時
路線難度:★★☆☆☆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太空望遠鏡發現另一顆行星可能有生命跡象

科學家發現一項新的、但仍屬初步的證據,顯示一顆繞行其他恆星的遙遠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正在分析一顆名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他們檢測到了在地球上只有簡單生物才能產生的分子跡象。

這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第二次在這顆行星的大氣中發現與生命相關的化學物質,而這次的結果更有希望。

不過,無論是該研究團隊還是其他獨立天文學家都強調,仍需更多數據來確認這些發現。

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尼庫·馬杜蘇丹(Nikku Madhusudhan)教授在他的實驗室接受BBC訪問時表示,他希望不久後就能取得決定性的證據。

他說:「這是我們目前發現最有力的跡象,顯示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我可以實際地說,我們有望在一到兩年內確認這項信號。」

K2-18b的體積約為地球的2.5倍,距離地球約700萬億(兆)英里。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十分強大,可以透過分析從這顆行星所環繞的小型紅矮星穿過其大氣層的光線,來判斷行星大氣的化學成分。

劍橋團隊發現,K2-18b的大氣似乎具有兩種與生命相關的化學分子的特徵:二甲基硫(DMS)與二甲基二硫(DMDS)。在地球上,這兩種氣體主要由海洋浮游植物與細菌所產生。

馬杜蘇丹教授表示,他對於在單次觀測中就偵測到這麼多氣體感到意外。

他說:「我們估計該行星大氣中的這些氣體含量,比地球上高出數千倍。」

「如果這些氣體與生命的關聯屬實,那麼這顆行星可能充滿生命。」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我們能證實K2-18b上存在生命,這將基本證明生命在銀河系中是普遍存在的。」

不過,馬杜蘇丹教授也坦承,目前仍有許多不確定性。

首先,這項偵測結果尚未達到足以宣稱為「發現」的科學標準。

要達成此標準,研究人員必須幾乎百分之百確信其結果正確、非偶然現象,這在科學上稱為「五西格瑪」,即99.99999%的把握。

目前的結果只有「三西格瑪」,也就是99.7%的信心水準。聽起來雖然很高,但仍不足以說服整個科學界。不過,相較於18個月前僅有「一西格瑪」(68%)的結果,這次的發現可信度已大幅提升,當時的結果曾受到學界高度質疑。

然而,即使劍橋團隊日後取得五西格瑪的結果,也仍無法成為該行星存在生命的最終證據。來自愛丁堡大學的凱瑟琳·海曼斯(Catherine Heymans)教授,也是蘇格蘭皇家天文學家,表示即便結果極為可靠,氣體的來源仍是一大疑問。

她對BBC表示:「在地球上,這些氣體由海洋微生物產生,但即使擁有最完美的數據,我們也無法斷言在外星球上,這些氣體就是生物產物。因為宇宙中存在許多奇特現象,我們無法排除這顆行星可能有其他地質活動也能產生這些分子。」

劍橋團隊也同意這種看法,並正與其他團隊合作,在實驗室中測試是否可透過非生物過程製造出DMS與DMDS。

其他研究團隊則提出不同解釋,認為K2-18b的數據不一定意味著有生命存在。不僅是否存在DMS與DMDS尚有爭議,這顆行星的結構也尚無定論。

許多研究人員認為,由於K2-18b大氣中缺乏氨氣,推測其下方可能存在一個龐大的液態海洋,氨氣被水體吸收。然而,劍橋大學的奧利佛·肖特爾(Oliver Shorttle)教授指出,也可能是熔融岩漿的海洋吸收了氨氣,若為後者,則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極低。

他說:「我們對系外行星的了解,完全仰賴其大氣反射回來的微弱光線。我們不僅要從這些極細微的信號中找尋生命跡象,還要解讀這顆行星的整體構造。」

「對K2-18b而言,目前的學術討論仍聚焦於這顆行星的本質結構。」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太空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尼可拉斯·沃根(Nicolas Wogan)博士則提出另一種解釋。他的研究認為K2-18b可能是一顆沒有地表的迷你氣態巨行星。

這些不同解釋也受到其他研究人員質疑,認為它們與JWST觀測數據不符,顯示K2-18b的研究仍處於激烈的學術辯論之中。

馬杜蘇丹教授承認,要解答這個科學最大的問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相信自己和團隊正在朝正確方向邁進。

他說:「數十年後,我們也許會回顧這一刻,認為這是我們首次真正接近發現宇宙中生命的時點。」

「這或許就是轉捩點,讓人類開始有能力回答一個最終的問題:我們在宇宙中是否是唯一的存在?」

這項研究已刊登於《天體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七娘山環線之經典版

從伯公坳穿越到高嶺古村,七娘山環線之經典版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純公益、全免費”的國家地質公園,每逢週末或公休日,前來遊玩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 作為該地質公園專屬區的七娘山,更是本地登山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最愛。

七娘山的登山路線四通八達,除了園方推薦的主峰科考線及鹿雁科考線(都是台階路)之外,更多的則是驢友們多年來所踩踏出來的成熟野路。這些野路與科考線,可以組合成多種多樣的一日游徒步路線,其中有條中等強度的主峰環線,堪稱經典,頗受歡迎。

這條主峰環線的大致走向是這樣的:新大公交總站-伯公坳登山口-主峰西南向山脊線-三號山頂平臺-遠足徑Y569標距柱四號山頂平臺-南北向山脊線-東風嶺岔口-高嶺古村-(新大-鹿咀)綠道-新大河禾塘濕地園-新大公交總站。

從公交總站起步,沿著地質公園路前行至『上橫崗村』路口(歐蘇園對面),再右拐走上村外的機耕道,一路前行便可抵達伯公坳登山口。從起點到伯公坳的里程有4千米多、累計爬升近200米,路雖長、坡卻緩,故難度不大。

從伯公坳沿著主峰西南向脊線登上三號山頂平臺,里程只有2千米多,爬升卻有650米之多,即便沿途沒有什麼危險點,也會累得夠嗆。 好在路途中有樹林可歇息、有怪石可觀賞、有開闊處可回望遠方,只要不急於登頂(包括用餐歇息拍照等,一般需要耗時兩三個鐘頭),倒也不會覺得十分辛苦。

登頂之後,便可盡情領略七娘山主峰的山海大觀。 當然,若想輕鬆走完全程,也不可在山頂耽擱太多的時間。

從三號山頂平臺依次經過二號、一號、主峰觀景台及最近新設立的遠足徑Y569標距柱,登上四號山頂觀景平臺後,就進入了主峰的南北向山脊線。穿入竹林時,聞聲不見人,如同捉迷藏; 登上丘頂時,近看峰叢如簇、遠觀海天一色,頗有蕩氣迴腸之爽; 斷崖陡降時,有驚無險,讓人自然而然地憶及了頑童時代的種種樂趣。

一路下多上少,尤其是後半段,只下不上,坡度又不大,因此根本就不會有“下山難”的感覺。 下到Y564標距柱后,繼續下行三五分鐘,便可抵達脊線上的東風嶺岔口。

從那裡右拐下行,繼續沿著遠足徑“七娘主峰段”下行二十多分鐘,就進入了已廢棄多年的高嶺古村。 此村頗有特色,值得稍作停留。

而後沿著遠足徑「高嶺古村段」,可以一直下到南澳新東路,馬路對面即是原高嶺古村村民的新樂園–高嶺村。

村口即是大鵬濱海廊道的新大-鹿咀段,從那裡一路東行,可以續上新大河碧道及禾塘濕地園。

禾塘濕地園裡生長了近2萬平方米的紅樹,它的旁邊就是7千平方米的網紅粉黛打卡地(粉黛亂子草的花期是9-11月),

東南面便是剛剛穿越過的七娘山,自此仰望,山勢頗為巍峨壯觀。
濕地園的西南角就是新大公交總站,它與新大河碧道無縫對接,可以讓徒步的終點與起點合成一點,成就了徒步七娘山環線的經典版。

資料來源:七娘山環線之經典版

伯公坳穿越到高嶺古村

東都嶺郊野徑環溪線

東都嶺郊野徑環溪線:位於深汕特別 合作區赤石鎮,是一條集山水野趣、田、 園風光、歷史遺存、生態研習、戶外運 動於一體的山野特色步道。對於沒有勇氣 挑戰高山大川,又不滿足在都市裡行走 的人,這條充滿原真與天然氣息的古道 充滿誘惑力。

從赤石鎮碗窯村東面的入口出發, 一路山清水秀,路況多變,行走其中趣味 盎然。沿途既有林間小徑可聽風吹鳥鳴, 也有手工步道、古石板路,可感受步履 與時空的交融。而12.3千米的路線總長度, 448 米的最高海拔,以及全程沒有下撤路 線,使得東都嶺郊野徑環溪線的徒步難 度不容小覷。

路線長度
東都嶺郊野徑環溪線由東都嶺段、雙宮嶺段以及兩段之間的連接線三部分組成,其中 東都嶺段除了蜿蜒林間的一段碗窯古驛道,多為上山路段,爬升難度適中;連接段為連續 起伏的山脊線且坡度較大,翻過一座山頭況見下一座山頭又一定有山頭的路。的挑戰性;雙宮嶺段為下山路段,大部分為古驛道石板路,難度相對較小。整體而言,整 條路線極富野趣,人工幹預度不高,對體能有一定要求,適合有一定戶外活動經驗的徒步 愛好者。

碗窯
定位赤石鎮碗窯村委會,到達村委會後繼續前行約1500公尺,右側可見東都嶺郊野徑指引牌 及環溪線標距柱。
定位赤石鎮洋坑村,洋坑古寨北側可見雙宮嶺郊野徑標識柱、指引牌及環溪線標距柱。

************************************************************
路線長度:12.3千米
健行時間:7小時
路線難度:★★★★☆

特別提示
1. 全程沒有下撒路線、發前務必確認身體狀態。

2.全程無補給點,飲用水建議投夏天3公升/人,冬 天2公升/人準備,最好含一支運動飲料。

3. 連接段皆在山脊線上,無樹陰遮蔽,須做好防曬, 最好避開烈日天氣健行。

4. 路線入口、出口交通不便,建議自駕。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光明田園歩道

光明田園步道全程約15.9千公尺,途經光明數個旅遊景區,是由市政道路、鄉間小路 結合的漫遊路線。在光明田園步道,適合慢慢行走、細細感受,讓久居都市的身心真切體 山水田園的自然意趣。

步道路線
圳園路➡光明科學城展示中心➡歡樂田園➡逕口古村(黃氏大宗祠)➡百花谷➡時尚生態谷➡光明農場大觀園➡回歸亭紀念公園➡滑草遊樂場➡光燦路

路線長度約15.9千米
健行時間 4-6小時
路線難度 ★★☆☆☆

交通指引
圳園路
週邊公車站:中山七院站、牛根坳創意園區站
週邊地鐵站:6號線圳美站A1出口
光燦路
週邊公車站:光明滑草場站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