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峻/限聚令禁止2人以上聚集
東風4級。 大致天晴。早上清涼。日間乾燥。
氣溫:15至20度。 相對濕度:百分之55至80。

新型肺炎 (COVID-19) 全球疫情持續,近日南非科學家發表研究文章指,當地出現的南非變種病毒株,可避開3種治療用的抗體,同時對康復者血清有抵抗作用,警告或會降低目前疫苗的效用。
南非基因組學專家去年底在當地發現變種病毒株,令當地爆發第二波疫情。南非大學與國家傳染病研究所 (NICD) 發表研究文章,指在南非當地出現的「501Y.V2」的變種病毒株,大致上或完全避開3種治療用的抗體,同時對患者抗體有抵抗作用,令患者有再次染疫風險。
研究續指,由於變種病毒株可避開及對抗體有抵抗能力,意味著「使用棘蛋白作為抗原的現有疫苗效力降低」。報告認為,現有疫苗對「501Y.V2」變種病毒株的效用有待觀察,需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或有必要研發新疫苗應對。
研究文章發表在生物學論文檔案網 (bioRxiv) 上,bioRxiv是期刊預印資料庫,論文未經同行評審,只能用作參考。但目前新型肺炎相關的研究為盡早一步公開,會優先在bioRxiv上發表。
另外,非洲衛生研究所 (Afric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病毒學家 Alex Sigal 指出,:「我們有理由擔心,病毒已找到躲避先前抗體的方法……全世界都低估了這種病毒。這種病毒會進化,它正在適應我們。」
消息來源: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參與者必須遵守政府新型肺炎的法例及措施,要注意個人自身安全
路線行程
羌山道/深屈道11號巴士站(大風坳) > 鳳徑第五段 > 羌山郊遊徑 >狗嶺涌 > 分流郊遊徑 > 鳳徑第七段 > 二澳 > 大澳
打咭位置 : 起步點 (深屈道) > 羌山測量柱 > 嶼南界碑 > 分流石筍 > 分流燈塔 > 二澳 > 嶼北界碑
網上證書
關錫堯 Victor Pang 林德元 吳惠宗 Cheung Kim Kuen 胡倩瓊
九逕紅葉…..
一月十七日(星期日)
東風5級,初時間中6級。漸轉北風5級。
大致天晴,天氣清涼。日間乾燥。晚上氣溫顯著下降。
氣溫:13至17度。 相對濕度:百分之40至80。
嶼南嶼北走一回 …
一月十日(星期日)
東北風4至5級。 寒冷及乾燥。大致多雲,日間部分時間天色明朗。
氣溫:10至14度。 相對濕度:百分之40至60。
一月三日(星期日)
東北風4級,初時5級。 部分時間天色明朗。早上相當清涼。
氣溫:14至19度。 相對濕度:百分之60至85。
位於深水埗主教山,山頂下為停用的配水庫,水務署早前以危險為由,清拆配水庫,惟工程展開後,發現地下為羅馬式地下蓄水池。
深水埗主教山一直為街坊晨運熱點,山頂俗稱「光明頂」,街坊自置有不少健身器材。2019年,水務署稱已不再需要於戰前興建,1970年代已停用的食水減壓缸,表示將回填後將土地交回地政總署。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9841
*****************************************************************
1904年落成的「主教山」配水庫近日引起廣泛文物保育關注,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即指出,配水庫不單有獨特的羅馬式磚砌圓拱門地下建築建構,更為不可多得的水務文物,承載1910年設立的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發展史(註一)。 因此,對「主教山」配水庫進行文物保護與修復,不單為香港保留城市設計的智慧與美學痕跡,更見證香港百年水利建設與九龍半島的供水日常。
是次古蹟保育引發大眾對「主教山」的興趣,有說「主教山」正名為「窩仔山」,以過去的窩仔村命名,亦因位於九龍塘背靠山坑,窩仔即有山谷之意。究其何以得「主教山」之名,除典故傳說臆測外,還未有充份歷史考證答案,但可肯定的是「主教山」上有巴色樓,就讓我們進入「主教山」配水庫的歷史時空,從「主教山」上的巴色樓看看當時香港教會、慈惠辦學與客家族群的關係。
Reference: BMA QQ-30.013.0195 “1a/ Basler Missionsheim in Hongkong.” 1948
在這一百七十多年的悠長歲月裏,香港教會與香港社會同步發展,經歷了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轉變,可說是香港歷史的見證者,位於「主教山」上的巴色樓即為一例。查早於1847年3月19日,瑞士巴色差會(Basel Mission)差派傳教士來港,學習華語、改穿華服、留髮辮,每天學習漢字三百個,專以客家人為服務對象,建立基督教香港崇真會。香港亦是巴色差會傳教士學習語文、避難、休養和訓練華人教士的地方,藉此推動在華教會發展(註二)。 因此,巴色差會即在1905年購得新九龍第一號及第一三八六號地段(即大埔道58號),以此建立巴色樓作為處理教務之辦事處(註三)。 巴色差會檔案處傳有多張巴色樓珍貴歷史舊照,其中不乏「主教山」側影,現臚列如下與大眾分享。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79893
網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