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的原意可不是指妓院

然而,青樓原本的此意並非如此。青樓一詞,原意為“青漆粉飾之樓”,起初所指,並非是妓院,僅僅是比較華麗的屋宇。如《晉書·麴允傳》:“南開朱門,北望青樓。”邵謁《塞女行》:“青樓富家女,才生便有主。”

“青樓”最早是指帝王的住所。清代袁枚《隨園詩話》中說:“齊武帝於興光樓上施青漆,謂之青樓”, 故三國時曹植有詩云:“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隨後則又演變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大抵都是因為“青樓”的豪華精緻。故而,在漢魏時期,青樓一詞應是褒義。

那麼“青樓”如何又成了煙花之地的代名詞呢。最早稱妓院為青樓則出自南梁劉邈的《萬山採桑人》一詩,內有“娼女不勝愁,結束下青樓”。按照當時人們對“青樓”的定位,後人對句中“青樓”的理解當是錯誤謠傳的,詩中的“倡女”一詞也絕非是指後世理解的娼妓,而是當時貴族家庭滕養的娛樂工作者。

然而,大約是這個誤會太過美麗,終究還是流傳下來了。且“華麗的屋宇”與豔麗奢華的生活有些關係。所以不知不覺間,青樓的意思發生了偏指,開始與娼妓發生關聯。唐代之後,偏指之意則成了專指,專指煙花之地。此後的文人墨客們便以訛傳訛,皆稱妓院為“青樓”了 。

從此後,“青樓”成了獨具魅力的場所,孕育出了風流嫵媚的“青樓文化”。

輕讀“青樓”二字,其實會不自覺間忽略掉她的不妥之處,首先想到的竟是她身上濃濃的書香墨影,若將她喻做人,必是一名充滿了書卷氣的美麗少女,手把花鋤,輕移蓮步,時而托腮凝眸,時而香口成句,往來俱千古名流,去則影蹤飄渺,疑非凡間女,莫是仙山客。

如此好的感覺,大抵是因為唐宋文人對“青樓”的狂熱。文化人多“狂”而“放蕩”,有名的文人更顯如此,他們沉侵在“青樓”女子的溫柔之中,沉醉於“青樓”文化之中,與她們心神交乳。這無可厚非,因為唐宋風流,“青樓女子”亦不可小覷,絕非是後世普通娼妓可比。她們往往品貌雙絕,才華橫溢,很多比之當世才子亦不落下風。

在此溫柔鄉里,傳誦出了多少千古名句,以唐宋猶為絕佳,數不勝數。

在唐代文人中,白居易的青樓詩最多,共有30首,除了“何處春深好,春深妓女家”、“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李娟張態一春夢,週五殷三歸夜臺。虎丘月色為誰好,娃宮花枝應自開”等詩句外,尤其是長詩《琵琶行》,青樓歌女的哀怨悽婉的琵琶聲,竟然令江州司馬淚溼青衫!

寂寞青樓,風觸繡簾珠碎撼。月朦朧,花暗澹,鎖春愁尋思往事依稀夢,淚臉露桃紅色重。鬢欹蟬,釵墜鳳,思悠悠

青樓薄倖,已分終難偶。尋遍綺羅間,悄無個、眼中翹秀。江南春曉,花發亂鶯飛,情漸透。休辭瘦。果有人相候。醉鄉路穩,常是身偏後。誰謂正歡時,把相思、番成紅豆。千言萬語,畢竟總成虛,章臺柳。青青否。魂夢空搔首。

如果說哪位詞人和青樓情緣最深,當屬北宋著名詞作家柳永,柳永生在一個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統訓練,養成功名用世之志 ,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樓楚館”,處處留下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嘆,接觸到“競賭新聲”,浪漫而放蕩不羈的性格便顯露出來,因此,青樓成了他常去之處。科舉落第後,柳永沉溺煙花巷陌,都市的繁華、歌伎的多情,使柳永彷彿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連去世後亦是他的青樓摯友們為其料理後事。

然而隨著北宋程朱理學的興盛,青樓文化日漸式微,另一位同樣流連青樓的婉約派詞人秦觀的“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彷佛成了青樓文化最後的絕唱。

餘下元明清甚至於民國,禮教更嚴,女性貞潔觀變得非常極端,青樓猶在,佳人尚歡,然而曾經奪目的青樓文化畢竟已逝,幾百年竟再未出現才貌俱佳、人品高潔的上品花魁,餘者不過淺淺絲竹歡場,即使一度聲名大噪的清末名妓賽金花也究竟是不堪入目的。

曾經璀璨奪目、風流文藝的青樓文化到底是消失了,我欣慰於青樓肉慾的離去,還是十分可惜那逝去的才情嫵媚。

青樓長河裡的旖旎春情 (aijianggu.com)

 

在〈「青樓」的原意可不是指妓院〉中有 2 則留言

  1. 杜牧《遣懷》:一個滄桑綽約的煙雨揚州夢,卻被誤解為豔情詩
    《遣懷》詩歷來被人誤解為豔情詩,以為觀涉杜牧在揚州時的放浪生活。詩說: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事實上,杜牧的《遣懷》詩是一首詠懷詩,大抵作於842年杜牧外放黃州之時,詩中抒寫的是他由京官而外放的不滿情緒,詩雖提及他當年在揚州的押妓舊事,但自嘲之中別有寓意。

  2. 青樓長河裡的旖旎春情
    提起青樓,我們總想到的是她的雨潤紅姿,她的旖旎春情,她的嫵媚風流。青樓是色,是性,是風流,亦是文采,無數文人俠客俱折腰於她的神采飛揚裡。

    南朝劉邈詩曰:“倡妾不勝愁,結束下青樓。”唐杜牧長嘆:“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宋人秦觀更嘆: “欲將幽恨寄青樓,爭奈無情江水不西流。”猶有呂渭老輕吟:“青樓春晚。晝寂寂、梳勻又懶。乍聽得、鴉啼鶯弄,惹起新愁無限。記年時、偷擲春心,花間隔霧遙相見。便角枕題詩,寶釵貰酒,共醉青苔深院。”

    可見,青樓已成了風流煙花的代名詞,青樓總是和文人俠士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無數千古名句,多少千年一嘆都誕生於青樓之中,青樓之地孕育出了獨特醉人的青樓文化。

發佈留言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
Continue in browser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nd choose
Add to Home Screen
Continue in browser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dd to Home Screen
Add to Home Screen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nd choose
Add to Home Screen
Continue in browser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nd choose
Add to Home Screen
Continue in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