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山環線之經典版

從伯公坳穿越到高嶺古村,七娘山環線之經典版
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純公益、全免費”的國家地質公園,每逢週末或公休日,前來遊玩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 作為該地質公園專屬區的七娘山,更是本地登山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最愛。

七娘山的登山路線四通八達,除了園方推薦的主峰科考線及鹿雁科考線(都是台階路)之外,更多的則是驢友們多年來所踩踏出來的成熟野路。這些野路與科考線,可以組合成多種多樣的一日游徒步路線,其中有條中等強度的主峰環線,堪稱經典,頗受歡迎。

這條主峰環線的大致走向是這樣的:新大公交總站-伯公坳登山口-主峰西南向山脊線-三號山頂平臺-遠足徑Y569標距柱四號山頂平臺-南北向山脊線-東風嶺岔口-高嶺古村-(新大-鹿咀)綠道-新大河禾塘濕地園-新大公交總站。

從公交總站起步,沿著地質公園路前行至『上橫崗村』路口(歐蘇園對面),再右拐走上村外的機耕道,一路前行便可抵達伯公坳登山口。從起點到伯公坳的里程有4千米多、累計爬升近200米,路雖長、坡卻緩,故難度不大。

從伯公坳沿著主峰西南向脊線登上三號山頂平臺,里程只有2千米多,爬升卻有650米之多,即便沿途沒有什麼危險點,也會累得夠嗆。 好在路途中有樹林可歇息、有怪石可觀賞、有開闊處可回望遠方,只要不急於登頂(包括用餐歇息拍照等,一般需要耗時兩三個鐘頭),倒也不會覺得十分辛苦。

登頂之後,便可盡情領略七娘山主峰的山海大觀。 當然,若想輕鬆走完全程,也不可在山頂耽擱太多的時間。

從三號山頂平臺依次經過二號、一號、主峰觀景台及最近新設立的遠足徑Y569標距柱,登上四號山頂觀景平臺後,就進入了主峰的南北向山脊線。穿入竹林時,聞聲不見人,如同捉迷藏; 登上丘頂時,近看峰叢如簇、遠觀海天一色,頗有蕩氣迴腸之爽; 斷崖陡降時,有驚無險,讓人自然而然地憶及了頑童時代的種種樂趣。

一路下多上少,尤其是後半段,只下不上,坡度又不大,因此根本就不會有“下山難”的感覺。 下到Y564標距柱后,繼續下行三五分鐘,便可抵達脊線上的東風嶺岔口。

從那裡右拐下行,繼續沿著遠足徑“七娘主峰段”下行二十多分鐘,就進入了已廢棄多年的高嶺古村。 此村頗有特色,值得稍作停留。

而後沿著遠足徑「高嶺古村段」,可以一直下到南澳新東路,馬路對面即是原高嶺古村村民的新樂園–高嶺村。

村口即是大鵬濱海廊道的新大-鹿咀段,從那裡一路東行,可以續上新大河碧道及禾塘濕地園。

禾塘濕地園裡生長了近2萬平方米的紅樹,它的旁邊就是7千平方米的網紅粉黛打卡地(粉黛亂子草的花期是9-11月),

東南面便是剛剛穿越過的七娘山,自此仰望,山勢頗為巍峨壯觀。
濕地園的西南角就是新大公交總站,它與新大河碧道無縫對接,可以讓徒步的終點與起點合成一點,成就了徒步七娘山環線的經典版。

資料來源:七娘山環線之經典版

伯公坳穿越到高嶺古村

在〈七娘山環線之經典版〉中有 1 則留言

  1. 七娘山又名大鵬山,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南澳街道的一條山脈,主峰海拔867.4米,是深圳第二高山,因山上有七座山峰而被稱為「七娘山」。

    七娘山所在區域基本上被未開發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是徒步旅行者熱愛前往的地點。但不時有旅行者在山上遇險。

    由於七娘山地勢高,加上鄰近多數地方均為海灣、矮山,因此可從深圳鹽田區,以至香港沙田區及大埔區等地清晰遠眺七娘山。

    歷史
    清嘉慶新安縣志卷四中有記載,「大鵬山在縣東一百六十里,一名七娘山,大鵬所鎮也。昔傳有仙女七人遊此,以其如鵬踞海,故名。其地有龍潭,鹿湖,羊塘,石室,危石,高峯,飛瀑諸勝。龍潭石上刻有』川嶽鍾靈』四字。」

發佈留言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