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線

步道路線:三水線
白沙灣公園一三桿筆一大筆架山一土地廟-田心山一三溪河下撤點一水祖坑路線長度 18公里 健行時間 9小時
路線難度 ★★★★★

白沙灣公園
週邊公車站:壩光展廳站
週邊公車站:水祖坑站
週邊地鐵站,步行2千米至16號線田心站

◎第1段 白沙灣公園登山口
從深圳地界開始登山
三水線全長約18千公尺,沿途要翻越108座山頭,全程累計攀升約 1500公尺,相當於爬了兩座平安金融中心。途中最高點為深圳十峰之一的大 筆架山,海拔717米;次高點為田心山,海拔689米,這兩座山峰高度在 深圳排名分別為第四、第七。

老三水路從惠州市 A小桂村片區上山。現在大鵬新區壩光白沙灣上山 路線已開通,可導航到白沙灣公園,沿公園北側綠道上山,當看到“三水 線白沙灣入口”指示牌,步行不遠就可以看到三水線的起點導覽牌。
除了新修建的上山入口,沿線已設置步道標識系統,包括每隔500米 設立一個標距柱,以及每個岔路都豎立了方向指示牌。路途中還有指引道 路的紅布條,這是來自早早蹬過前路的驢友們的好心提示。

◎第2段 登山口一大筆架山
爬上山腰 半壁觀海
從起點導覽牌出發,跨過深惠沿海高速人行天橋,會遇到一座譚仙古廟。從此處前行 不遠有一個岔路口,右行可見三水線第一個標距柱。之後會經過一段排水渠,沿路立有指示 牌,認準大筆架山方向即可。
路線由此開始起伏明顯。經過一個廢棄的鐵塔地基,向下可遇見第二個標距柱。繼 前行便與從惠州上來的老三水線銜接上了。繼續認準大筆架山方向走,沿山脊線上爬一個 坡,便登上第一個大山頭「三桿筆」。 「三桿筆」地勢陡峭,部分路段需手腳並用攀爬。此後 路線,會遇到第一個下撤路口「B旱坑下撤口」,選擇沿山脊線上行,走大約1.6千米就抵達 線最高點大筆架山了。
特別提示:如果體力不行,或只去大筆架山,可以選擇本段路上「旱坑下撤口」,返回 沙灣入口。這段路是一條護林員巡山的小徑,爬升高度約400米,一些較險的路段還鋪 了路繩。這裡還有一個補給點,在高壓線塔旁的一片林中空地上。

◎第3段 大筆架山一葵湧坳(土地廟)
體力不支不妨及時下撤
從大筆架山出發後就要下一個大坡,接著再上一個坡,到達一個岔路口,有一個指示牌, 上面寫著火燒天和土地廟,火燒天方向是去往葵湧的,可下撤至C徑心坳高架橋。如果要走土 地廟方向,就會經過一個長下坡,從海拔600米下到200多米,走到兩座山之間的鞍部就 是葵湧坳了。驢友們習慣稱這裡為土地廟,因為此處坐落著一座小石龕,來往行人會奉上些 水果乾糧,圖一個路途順遂。
葵湧坳是第三個補給點,林蔭下的空地上有十幾把塑膠椅子與一處無人售水點供徒步 者使用。此時行程基本過半,到達時間一般已是中午,需要一次較長的休息,許多人 也會在此進食。有經驗的健行者十分清楚:若是14點前還未抵達土地廟,或是天氣有變、 體力不支,從D土地廟→(亞迪學校)下撤才是明智之舉。
特別提示:土地廟的海拔只有300多米,下撤並不艱難,先花費30分鐘至1個小時到 達羅屋田水庫,然後沿著長長的水泥路走至葵湧的D亞迪學校。從這裡回程相對便捷,附近有 公車返回市區。

◎第4段葵湧坳(土地廟)一龍崗53號界碑
在起起伏伏中感受天地遼闊
從土地廟出發繼續上山前往金龜村,這一段大約4千米,需要從海拔200多米再次爬 升到500多米,在反复上坡下坡後到達 E龍崗53號界碑→(三溪河入口),這裡是大鵬段和坪山段的分界點, 有最後一個補給點。此處視野開闊,可回望前路走過的漫漫大山,感受天地遼闊。若 走完全線,資深的健行者還會等待夕陽與晚霞,看落日熔金模糊天與山的邊界。再往前緣水 祖坑方向走大約2千公尺就到了絕望坡。這裡是三水線的最後一道大關,要翻越全線第二高 點—田心山,此時徒步者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三的路程,已是精疲力竭,還要翻過這座海拔 689 米的大山,因此這段路被形像地稱作“絕望坡”。
特別提示:16點後才到達的登山者,建議從界碑處下撤至F金龜村,到村內的公車站只 需行走4千米左右。這段下撤路線又被稱為坪金線,平日是條輕鬆的親子出行、戶外生活 的路線。

◎第5段絕望坡-水祖坑
畢業三水線
絕望坡一過,便是長達1個多小時的下坡路,部分路段依然陡峭,到達水祖坑村的後山 頂還是走在山嶺上。後面的路開始以下坡為主,順著指示牌上水祖坑出入口方向走,然後沿 著一段燃氣管道巡查線,前行至水泥路,地上有“我完成了三水線”幾個字。水祖坑出入口不 遠處是客家圍屋水祖新居,前行50米左右是三水線第36號標距柱,至此終於走完三水線。 回程可選擇從水祖坑公車站搭公車至坪山高鐵站,再返回市區,或是行走2千米至16號 線田心站,搭乘地鐵返回。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兩步路:三水線

下撒路線出入口A惠州小桂 :B旱坑下撤口: C逕心坳高架橋: D亞迪學校:E三溪河入口 :F金龜社區

在〈三水線〉中有 1 則留言

  1. 三水線上的“胡哥”
    三水線全程沒有官方的補給點,所謂補給點都是少數驢友自發設置的,從鐵塔到土地廟這段路上的補給點,主要由一位名叫胡傳峰的驢友負責。
    胡傳峰是江西武功山人,1985年出生,在戶外圈被尊稱為 “老胡“山哥”。
    老胡會透過戶外俱樂部的朋友提前獲悉週末登山隊伍人數,然後根據經驗決定背多少水上山,遇到人多的時候,他從凌晨五點開始往山上那麼重者的需求。
    天熱時,老胡除了背水還要背冰, 礦泉水、寶礦力、脈動、可樂要放進滿是 冰塊的泡沫箱裡,這樣更受又累又熱又渴 的徒步者的青睞。因為點多線長,老胡每次都是提前把水背

    到鐵塔、大筆架山、土地廟,然後把標價 牌和收費二維碼掛在旁邊,徒步者需要的 話就自取自付,喝完的空瓶子如果徒步者 不想帶走,也可以放在旁邊指定的地方, 等老胡背下山。一條三水線,清晰地折射出深圳戶外圈裡的良善與真誠。

    但三水線上的健行者對老胡的尊崇遠 不只因為他的吃苦耐勞,還因為他是一位戶外達人,國內那些極具挑戰性的徒步路線,他幾乎全都走過,而且他對戶外裝備瞭如指掌,如果徒步者碰巧在某個補給點、
    上遇到了老胡,那就意味著有機會免費上一堂「高級戶外培訓課」,熱情的老胡一定是知無不言,也正因為如此,老胡才真正實現了自己與三水線之間的深度綁定。

    三水線上的胡傳峰

發佈留言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