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群英相遇與濱海相擁
南山人才步道位於人才公園內,是一條都市風貌與濱 海風光兼具的城市行走路線,在深圳市民中具有很高的人氣。 人才公園在深圳首個人才日、2017年11月1日正式開園, 從規劃創建之始就與深圳的人才文化密不可分。園中20多處以「人才」元素為主題的景觀,將深圳求才、引才、為才的 人才理念體現得淋調盡致。行走公園,即可在風景變幻間閱 覽一部深圳人才史。
行走指南
人才公園位於南山區的後南片區,與深圳商武海休閒帶相連, 是一片人及可暴、自然可她的城市綠地,南山人才步進則是公園的主迴路、公 一周、總長2.8千米。
公園不僅可以休閒散步,還是眾手跑步愛好者的集結地,國內湖藍色的環及備的自助淋浴房讓運動變得舒適清爽。
步道路線
路線長度:2.5千米
健行時間:約1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求賢閣
週邊公車站:阿里中心站、後海濱路口站、華潤深圳灣站
週邊地鐵站:2號線/8號線登良站C口
特別提示
1.人才公園禁止單車和寵物入內。
2.觀鳥季時保持觀鳥禮儀,請勿驚擾、投餵鳥類。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深愛人才 圳等你來
2017年深圳頒布了《深圳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以立法的形式將每年的11月1日 定為「深圳人才日」。在深圳首個人才日,人才公園正式開園,它既是市民遊客樂享綠意的城 市公共空間,也是人才文化的展示窗口、人才政策的宣傳陣地。
如今的鵬城廣聚天下英才,擁有高階人才2.4萬餘人,留學歸國人員超過20萬人, 各類人才總量超677萬人。這些都離不開特區40多年來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持續地推出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初,「人才家底」十分薄弱。在當時,全國依舊延續著計劃經濟時代 「統包統配」的就業制度,許多人在一個單位一干就是一輩子。為了引進人才,深圳大膽衝破傳統體制對人才的束縛,推出一系列開風氣之先的舉措:在全國率先打破“鐵飯碗”,實行勞動合同製;率先改革勞動分配製度,實行結構工資制,率先採取公開招考、公開招聘方式, 面向全國選拔幹部、面向全國選拔。 2001年,取消人事計畫單列制度、人才引進考試制度、引進 進人才地區限制等,進一步拓寬企業用人空間。人才機制的創新使得無數人相信深圳是一片 充滿機會的沃土。他們從五湖四海奔赴而來,開荒拓土、奮鬥創業,締造了人才「孔雀東南飛」的時代景象。
進入新時代後,高端人才需求愈發迫切。自1992年起深圳以政府名義赴海外招聘人才, 鼓勵海外留學人才歸國創新創業。 2011年推出的「孔雀計畫」更是大手筆向海歸人才遞出棋 欖枝,實現了歸國留學生的井噴式增長。在一眾「留字號」企業中,誕生了光啟、迅雷、大疆
等知名企業。
深圳也先後出台了《關於為外國籍高層人才和投資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實施辦 法》《關於建立在深工作外國專家管理協助機制的規定》等政策。人才星光橋上的第一位人 物便是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格拉布斯,他與南方科技大學合作建立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 主攻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研究。
行走在人才公園中,深感「深愛人才,圳等你來」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深圳的態度、行動和刻入城市發展脈絡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