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見慣」這個成語很常用,一般用來比喻一些經常發生,不足為奇的現象。而「司空」二字又可以作為複姓,那麼這裏的司空有無可能是指某個人呢?
趣談中國文化:司空並非人名而是官職
原來,「司空見慣」的由來與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有關。
當年劉禹錫中了進士後,在京城擔任監察御史,但因性格放蕩不羈,在京城受到排斥,後來更被貶為蘇州刺史。他在蘇州擔任刺史期間,遇到曾擔任高官,官職「司空」的李紳。由於李紳喜愛詩歌,仰慕劉禹錫的大名,所以設盛宴款待他,還請了幾名歌妓在席間表演。
劉禹錫看到李紳安排了盛大的場面,認為李紳必定早已見慣,更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而感悲傷。飲酒時,劉禹錫詩興大發,作了《贈李司空妓》:「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成語就是從此詩中得來。
「司空」雖可用作複姓,但「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唐代的官職名稱。而「司空」在不同時期所指代的官職亦不同。春秋時期有大司空,主司土木。漢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哀帝時曾復舊稱,後改為大司空。東漢以後改稱司空。明清司空又用作工部尚書的別稱。
如今,司空與司馬、司徒一樣,從官職演變為姓氏。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郡洛陽縣人。唐朝著名詩人、哲學家,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詩豪之稱。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秘書監等虛銜,故又稱秘書劉尚書。
出身背景
劉禹錫的籍貫和族系,不同史料記載差異極大。《舊唐書》記載劉禹錫是彭城郡人,《新唐書》記載他祖先出自中山郡,《元和姓纂》記載劉禹錫世代居住在吉州,屬於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廬陵劉氏,劉禹錫自己撰寫的《子劉子自傳》自稱是中山郡人,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岑仲勉認為,劉禹錫自傳稱中山郡人,舊唐書稱彭城郡人,大概都是指郡望。
劉禹錫的七世祖劉亮在北魏任冀州刺史,隨北魏孝文帝遷入洛陽。父親劉緒,之後為了避安史之亂,遷居嘉興。劉禹錫生於嘉興(當時屬蘇州)。劉禹錫幼年即開始學習寫詩,19歲前未曾離開過江南。
文史學家卞孝萱曾提出劉禹錫是匈奴後裔,出生於嘉興的新說,據鄧聲斌考證其父劉緒遭遇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定居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