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重鎮的悠長歲月
大鵬所城是「深圳八景」之首,也是深圳又名 「鵬城」的來源。這裡曾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在抵禦外侮、保衛國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歷經悠悠歲月,大鵬所城卻還保留著數百年前沿海所城的格局與風貌,成為深圳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步道從大鵬所城南門街進入,串聯 起鵬城美麗鄉村及百年古剎東山寺,是一條飽含 歷史底蘊的特色步道。
行走指南
大鵬所城在大鵬所城南門,可以登上門樓遠眺,古城全貌盡收眼底,一條南北向的主幹道及數條巷道穿插排列,低矮的房屋整齊分佈其間。從南門進入,可以直觀地感受大鵬所城的古韻與 新貌:青磚灰瓦、窄街小巷保留著古樸的模樣,三兩步便可發現一處掛著標記的古韻,現存 東、南、西三個城門及東北約300米處的古城牆基址訴說著遠久的故事,歷史愛好者能在遠久的故事這裡感到驚喜連連,而改造更新後的古城,正吸引著時尚的年輕人,書房、紀念品店相互交 錯,小吃店、餐廳、服飾店點綴其中,頗俱生活氣息,一路遊玩逛吃、拍照打卡,也可以逗留許久。
來到大鵬所城,如果不去趟東山寺,定會留下遺憾。從大鵬所城東門出來,沿著東山路向東,途經一年四季都能觀賞到花海美景的鵬城美麗鄉村,便可抵達步道終點—嶺南 名剎東山寺。
緣起“鵬城”
深圳為什麼又叫「鵬城」?
民間有一種說法:深圳的地圖東西狹長,南北扁平,如同大鵬鳥。實際上,深圳稱為「鵬 城「來自大鵬所城。
有學者認為,此名主要可考有兩點:一是深圳下轄地有大鵬所城,大鵬所城的大鵬,由 一旁被稱作“大步海”的“大步”化名而成;二是大鵬所城為明清末重要的軍事要塞, 且深圳和九龍寨城、在清末統歸海防軍事建制單位“大鵬協“管轄“。鵬城“寄托的是城池穩固之意。
改革開放之後,深圳發展迅速,如同展翅高飛的大鵬鳥,翱翔長空,越來越多的人稱這 座城市為“鵬城”,這個名稱寄託的是希望深圳能夠如大鵬鳥一般搏擊風浪、“扶搖直上九萬裡” 的祝福和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