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濱海廊橋

穿城望海  漫步雲端與灣畔

三十年間,寶安中心區從一片灘塗蝶變為國際濱海新 城。寶安濱海廊橋則是遊覽寶安中心區的慢行步道,沿途 「灣區之聲」深圳濱海演藝中心、圖書館、體育場等地標建 築與文化場館星羅棋布,.南部濱海的風光通透疏朗,還有 「灣區之光」摩天輪點亮夜色。行走寶安濱海廊橋,是一 段關於理想灣區生活的漫享之旅,這裡城市與大海相融、 人文與自然共生,散發著海灣大都會的魅力。

行老指南
寶安濱海廊橋從寶安地鐵站出發,穿 越寶安中心區,直達歡樂港灣,再向東延 伸至西部海岸活力帶寶安示範段,連接前 海,是一條可穿城達海、賞灣區風貌、休 閒遊憩的濱海步道。

路線流暢連貫、長度適中,步道寬闊 平坦,全年齡層皆可行走。沿線商圈休閒文 化娛樂項目眾多,豐儉由人。

步道路線
裕安一路一寶安濱海廊橋一歡樂港灣一寶安濱海文化公園西區( 幕廣場)一摩天輪一新圳河-西部海岸活力帶寶安示範段

路線長度:4.2千米
健行時間:2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週邊公車站:寶安捷運站南站、西岸花園站
週邊地鐵站:11號線寶安站D口
西岸活力帶寶安示範段
週邊公車站:前海灣地鐵站站
週邊地鐵站:1號/5號線/11號線前海灣站E/ F口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在〈寶安濱海廊橋〉中有 1 則留言

  1. 從嶺南古邑到灣區都會

    「得寶而安,是謂寶安。「寶安是深圳最古老的地名,也是深圳的前身。寶安建制與版圖的變化反映了深圳歷史的沿革,是一部城市千年風雲變幻的發展史。

    深圳作為一座城市出現在中國的地圖上,可以追溯至距今近1700年前。東晉鹹及六年 (331年),寶安置縣,轄境包括今深圳大部、東莞、中山(部分)、珠海及香港、澳門地區。 自此,寶安與深港同源的文化符號緊密相連。後來,寶安縣曾經歷改名、管轄範圍的變動, 但不變的是其作為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和海防重鎮的地位。

    明末清初後,在當時的羅湖一帶逐漸聚集了數個村落,村落間的貿易往來使得一個商業集市得以誕生,名為深圳。墟市位於連接廣州和香港的要道上,在1911年廣九鐵路華段通車後,商貿更是愈發繁榮發達,名聲也隨著商人的腳步一併遠揚四方。

    新中國成立後,寶安縣依舊沿用著原名。直至1978年,為發揮此地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 吸引港澳投資,《關於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的請求報告》提出:「必須把全縣所轄範圍改為市, 名稱叫深圳為好,因為深圳口岸早已聞名。」於是次年市正式升格為深圳市。原 二線關外的地區成為寶安縣的轄區,後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寶安撤縣分區,分設為寶安區、
    龍崗區,後光明區、龍華區也從寶安區中脫胎而出。這片扼守珠江口東岸、毗鄰伶仃洋的土 地逐漸定型成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樣子。

    在深圳的崛起歷程中,城市的發展從羅湖到福田再到南山不斷向西挺進。這次,寶安迎來了新的機會。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前海「擴區」等重大國家戰略相繼落地,寶安被層層「圈中」,正在從原關外地區向大灣區核心位置轉變。位於寶安與前海的疊加圈內的寶安中心區,更是被寄予了成為世界級城市「會客廳」的期待:以騰訊為首的優質企 業紛紛落地,中央綠軸上的公共文化設施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拔地而起的灣區地標點亮了深西海岸的繁華之夢。週邊居民既可以在都市與自然間穿梭,也可以在快節奏中慢下來 生活,寶安中心區正在成為令人嚮往的灣區新城。

發佈留言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