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詩原本是宋代的一句諺語,在詩話《苕溪漁隱叢話後集》:「諺云:情人眼裡有西施」。其意思是說在有情人的眼裡,女子就像西施一樣美麗。
這句話相傳早至春秋時期,越國都城外住著一位樵夫,名字叫秦仁。一天,秦仁在路上遇到了三位慌張逃路的女子,原來西施救下越國,惹得越王夫人嫉妒,派人追殺,西施等三人聽到風聲趕忙逃跑,正好碰上砍柴歸來的秦仁。
秦仁不僅搭救了三位姑娘,更猜出了美人西施在三人之中。姑娘們好奇,纏著秦仁指認誰才是西施,秦仁也憑藉自己的智慧順利認了出來,此事傳成一段佳話,變成了「秦仁眼裡出西施」,隨著時間推移,又被漸漸傳成了「情人眼裡出西施」。
後來清代詩人黃增將其寫入《集杭州俗語詩》:「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成了一句名副其實的「鄙語」,也就是民間大白話。
「情人眼裡出西施」的上一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意思是說,不是對方女子本來就美麗,而是因爲愛慕之情,才覺得對方女子無處不美。也就是說純粹是一種自我陶醉的主觀感受。其實相對於「情人眼裡出西施」來說,這句詩才是重點。
至於「情人眼裡出西施」的下一句,「有緣千里來相會」也是經典名句,形容兩個有緣分的人,不管相隔多遠,都會相遇的。最早出自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詩的最後兩句「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即如果彼此有緣分的話,那麼相隔千里也能在某一時間相遇,但是無緣的人,殷勤再三也不過是被看作一癡人。這裡的「三笑」一般被看作是唐伯虎與秋香「三笑姻緣」的故事,即唐伯虎在蘇州山塘寺遊玩時,對秋香一見鍾情,又見秋香三笑,便認爲秋香也已鍾情於自己。
「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句中,提到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向來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所以當一個人覺得對方女子貌如西施,那麼他的濃情蜜意可想而知。
因此「情人眼裡出西施」也逐漸演變爲了成語,比喻由於有感情,不論對方外表如何,都會覺得對方外表美。但愛情是相互的,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廂情願地去包容,很大可能不會有好的結局。究其原因,便是因爲「色不迷人人自迷」
西施,本名施夷光,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
勾践灭吴后,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
https://www.baike.com/wiki/%E8%A5%BF%E6%96%BD?view_id=5nc0lk4cjq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