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裏出西施

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詩原本是宋代的一句諺語,在詩話《苕溪漁隱叢話後集》:「諺云:情人眼裡有西施」。其意思是說在有情人的眼裡,女子就像西施一樣美麗。

這句話相傳早至春秋時期,越國都城外住著一位樵夫,名字叫秦仁。一天,秦仁在路上遇到了三位慌張逃路的女子,原來西施救下越國,惹得越王夫人嫉妒,派人追殺,西施等三人聽到風聲趕忙逃跑,正好碰上砍柴歸來的秦仁。

秦仁不僅搭救了三位姑娘,更猜出了美人西施在三人之中。姑娘們好奇,纏著秦仁指認誰才是西施,秦仁也憑藉自己的智慧順利認了出來,此事傳成一段佳話,變成了「秦仁眼裡出西施」,隨著時間推移,又被漸漸傳成了「情人眼裡出西施」。

後來清代詩人黃增將其寫入《集杭州俗語詩》:「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成了一句名副其實的「鄙語」,也就是民間大白話。

「情人眼裡出西施」的上一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意思是說,不是對方女子本來就美麗,而是因爲愛慕之情,才覺得對方女子無處不美。也就是說純粹是一種自我陶醉的主觀感受。其實相對於「情人眼裡出西施」來說,這句詩才是重點。

至於「情人眼裡出西施」的下一句,「有緣千里來相會」也是經典名句,形容兩個有緣分的人,不管相隔多遠,都會相遇的。最早出自宋·無名氏《張協狀元》第14出:「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詩的最後兩句「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即如果彼此有緣分的話,那麼相隔千里也能在某一時間相遇,但是無緣的人,殷勤再三也不過是被看作一癡人。這裡的「三笑」一般被看作是唐伯虎與秋香「三笑姻緣」的故事,即唐伯虎在蘇州山塘寺遊玩時,對秋香一見鍾情,又見秋香三笑,便認爲秋香也已鍾情於自己。

「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句中,提到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向來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所以當一個人覺得對方女子貌如西施,那麼他的濃情蜜意可想而知。

因此「情人眼裡出西施」也逐漸演變爲了成語,比喻由於有感情,不論對方外表如何,都會覺得對方外表美。但愛情是相互的,如果一個人只是一廂情願地去包容,很大可能不會有好的結局。究其原因,便是因爲「色不迷人人自迷」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在〈情人眼裏出西施〉中有 1 則留言

  1. 西施,本名施夷光,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出身贫寒,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
    勾践灭吴后,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
    https://www.baike.com/wiki/%E8%A5%BF%E6%96%BD?view_id=5nc0lk4cjq4000

發佈留言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
Continue in browser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nd choose
Add to Home Screen
Continue in browser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dd to Home Screen
Add to Home Screen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nd choose
Add to Home Screen
Continue in browser
恆行之友
To install tap
and choose
Add to Home Screen
Continue in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