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城市生活留一點野性
位於福田中心區後方的梅林後山, 是忙碌都市人偶爾「撒野」的最方便去處。 這裡有離繁華最近、便於抵達,又具備 真正意味的山野,貫穿深圳東西的遠足 徑(鯤鵬徑)從山脊穿過,多條各具特色的郊野徑、綠道、手工步道網佈其間, 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入門級體驗放鬆地,也適 合各類人群閒暇。連接飛來 石與梅林山郊野徑4號登山口的“梅螺線”
便是其中體量不大且饒有趣味的一條。
行走指南
抵達梅蝶線起點最方便的登山口是梅林文體中心。由此沿梅林綠道上山,在與二線關 巡邏道交會處右拐,步行100米左右便可看到梅林郊野徑4號登山口的大門。梅蝶線大部分路段為手作步道,人工修整度不高,完整保留著山體的自然形態,沿途指示明晰,岔路不多, 除偶爾幾處沙土段易滑,全程爬升難度不大,且大部分有樹蔭遮蔽,一般體能的人均可抵 達山頂。
下撤提示
梅林規劃有多條郊野徑和郊野小線,彼此交織勾連,且攀登難度都不大。除4號登山 口外,其他登山口也可以抵達飛來石,所以走完梅蝶線後,如果不想走回頭路,可以根據 體能和興趣選擇:①向西到“白眉石”,經雲深線、清泉線,從2號登山口下山;②從“梅蝶石”,經雲深線、清泉線,從2號登山口下山;②從“梅蝶石”,經雲深線、清泉線,從2號登山口下山;②從“梅蝶石”線」3號標距柱向東去大腦殼方向,經梅坳線下行至梅坳登山入口;③原路下行到三岔口後 向東經竹石線,從5號登山口下山。
郊野遠足
梅林山郊野徑4號登山口一飛來石(經遠足徑主線)
路線長度 :2.36千米
健行時間:2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梅林山路野徑4號登山口
週邊公車站:梅林文體中心站
週邊地鐵站:9號線下梅林站D口
步道故事
梅林山的梅與蝶
梅林片區,有很多以「梅」命名的地名: 梅麗路、梅華路、梅秀路、梅彩路、梅村路……讓人不禁聯想,此處歷史上真有一片暗香浮動的梅林嗎?
根據福田區史志辦編寫的《福田溯源》一書記載,福田原15個行政村的老居民都是從中原逐漸南遷而來。下梅林村的鄭氏最早源自今河南省新鄭市,後由福建進入廣東,大約明朝初期遷至下梅林建村。梅林屬丘陵地帶,山多林密,村民除農耕外, 還廣種果樹。最初多植楊梅,據說下梅林鄭氏一世祖鄭子忠特別喜愛楊梅,自號「喜 梅公」,梅林便由此而得名。
不過,福建是荔枝的主產地,鄭氏遷入時,也帶來了荔枝樹苗和種植技術。而梅林一帶的土質、氣候特別適宜荔枝生長, 不僅產量高而且品、味出色,十分受歡迎, 下梅林村民便逐漸將楊梅都改種成荔枝樹。 下梅林村民種植荔枝的歷史長達四五百年, 種植規模最多時達到9500株,香港是其傳統市場。所以現在我們去梅林,可以看到遍地的老荔枝林,原先滿山遍野的楊梅 反而不見踪影了。
梅林山常見蝴蝶
梅林後山植被豐富,四季花開,走在山林間,常有各種蝴蝶翩翩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