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線

步道路線:三水線
白沙灣公園一三桿筆一大筆架山一土地廟-田心山一三溪河下撤點一水祖坑路線長度 18公里 健行時間 9小時
路線難度 ★★★★★

白沙灣公園
週邊公車站:壩光展廳站
週邊公車站:水祖坑站
週邊地鐵站,步行2千米至16號線田心站

◎第1段 白沙灣公園登山口
從深圳地界開始登山
三水線全長約18千公尺,沿途要翻越108座山頭,全程累計攀升約 1500公尺,相當於爬了兩座平安金融中心。途中最高點為深圳十峰之一的大 筆架山,海拔717米;次高點為田心山,海拔689米,這兩座山峰高度在 深圳排名分別為第四、第七。

老三水路從惠州市 A小桂村片區上山。現在大鵬新區壩光白沙灣上山 路線已開通,可導航到白沙灣公園,沿公園北側綠道上山,當看到“三水 線白沙灣入口”指示牌,步行不遠就可以看到三水線的起點導覽牌。
除了新修建的上山入口,沿線已設置步道標識系統,包括每隔500米 設立一個標距柱,以及每個岔路都豎立了方向指示牌。路途中還有指引道 路的紅布條,這是來自早早蹬過前路的驢友們的好心提示。

◎第2段 登山口一大筆架山
爬上山腰 半壁觀海
從起點導覽牌出發,跨過深惠沿海高速人行天橋,會遇到一座譚仙古廟。從此處前行 不遠有一個岔路口,右行可見三水線第一個標距柱。之後會經過一段排水渠,沿路立有指示 牌,認準大筆架山方向即可。
路線由此開始起伏明顯。經過一個廢棄的鐵塔地基,向下可遇見第二個標距柱。繼 前行便與從惠州上來的老三水線銜接上了。繼續認準大筆架山方向走,沿山脊線上爬一個 坡,便登上第一個大山頭「三桿筆」。 「三桿筆」地勢陡峭,部分路段需手腳並用攀爬。此後 路線,會遇到第一個下撤路口「B旱坑下撤口」,選擇沿山脊線上行,走大約1.6千米就抵達 線最高點大筆架山了。
特別提示:如果體力不行,或只去大筆架山,可以選擇本段路上「旱坑下撤口」,返回 沙灣入口。這段路是一條護林員巡山的小徑,爬升高度約400米,一些較險的路段還鋪 了路繩。這裡還有一個補給點,在高壓線塔旁的一片林中空地上。

◎第3段 大筆架山一葵湧坳(土地廟)
體力不支不妨及時下撤
從大筆架山出發後就要下一個大坡,接著再上一個坡,到達一個岔路口,有一個指示牌, 上面寫著火燒天和土地廟,火燒天方向是去往葵湧的,可下撤至C徑心坳高架橋。如果要走土 地廟方向,就會經過一個長下坡,從海拔600米下到200多米,走到兩座山之間的鞍部就 是葵湧坳了。驢友們習慣稱這裡為土地廟,因為此處坐落著一座小石龕,來往行人會奉上些 水果乾糧,圖一個路途順遂。
葵湧坳是第三個補給點,林蔭下的空地上有十幾把塑膠椅子與一處無人售水點供徒步 者使用。此時行程基本過半,到達時間一般已是中午,需要一次較長的休息,許多人 也會在此進食。有經驗的健行者十分清楚:若是14點前還未抵達土地廟,或是天氣有變、 體力不支,從D土地廟→(亞迪學校)下撤才是明智之舉。
特別提示:土地廟的海拔只有300多米,下撤並不艱難,先花費30分鐘至1個小時到 達羅屋田水庫,然後沿著長長的水泥路走至葵湧的D亞迪學校。從這裡回程相對便捷,附近有 公車返回市區。

◎第4段葵湧坳(土地廟)一龍崗53號界碑
在起起伏伏中感受天地遼闊
從土地廟出發繼續上山前往金龜村,這一段大約4千米,需要從海拔200多米再次爬 升到500多米,在反复上坡下坡後到達 E龍崗53號界碑→(三溪河入口),這裡是大鵬段和坪山段的分界點, 有最後一個補給點。此處視野開闊,可回望前路走過的漫漫大山,感受天地遼闊。若 走完全線,資深的健行者還會等待夕陽與晚霞,看落日熔金模糊天與山的邊界。再往前緣水 祖坑方向走大約2千公尺就到了絕望坡。這裡是三水線的最後一道大關,要翻越全線第二高 點—田心山,此時徒步者已經走過了四分之三的路程,已是精疲力竭,還要翻過這座海拔 689 米的大山,因此這段路被形像地稱作“絕望坡”。
特別提示:16點後才到達的登山者,建議從界碑處下撤至F金龜村,到村內的公車站只 需行走4千米左右。這段下撤路線又被稱為坪金線,平日是條輕鬆的親子出行、戶外生活 的路線。

◎第5段絕望坡-水祖坑
畢業三水線
絕望坡一過,便是長達1個多小時的下坡路,部分路段依然陡峭,到達水祖坑村的後山 頂還是走在山嶺上。後面的路開始以下坡為主,順著指示牌上水祖坑出入口方向走,然後沿 著一段燃氣管道巡查線,前行至水泥路,地上有“我完成了三水線”幾個字。水祖坑出入口不 遠處是客家圍屋水祖新居,前行50米左右是三水線第36號標距柱,至此終於走完三水線。 回程可選擇從水祖坑公車站搭公車至坪山高鐵站,再返回市區,或是行走2千米至16號 線田心站,搭乘地鐵返回。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兩步路:三水線

下撒路線出入口A惠州小桂 :B旱坑下撤口: C逕心坳高架橋: D亞迪學校:E三溪河入口 :F金龜社區

鯤鵬徑第一段:鳳凰山飛雲頂一九圍濕地

四百里詩意路程由此起步
標距柱 Y K000-Y K012
鳳凰山森林公園出入口
累計爬升 196
路線長度 6千米
健行時間 2-3小時
路線難度 ★★★☆☆

週邊公車站:鳳凰山腳站
九圍濕地出入口
週邊公車站:九圍村站

鯤鵬徑第一段起步於寶安區鳳凰山飛 雲頂,止於鳳凰山腳的九圍濕地彩繪路入 口,主要行走在鳳凰山山脊線上。飛雲頂 既是鯤鵬徑的起點,又是遠足徑西北支線 鳳凰徑的起點,立有鯤鵬徑起點標識立柱 和標距柱 YK000

從飛雲頂出發,沿著山脊線一路向南便 可到達海拔376米的鳳凰山主峰,這裡有 著名景點望煙樓。望煙樓是第一段的中間 節點,此前是上上下下的台階路,之後便 是崎嶇不平的林間土路,從這裡,可以初 嘗遠足徑樸素寧靜的山野趣味,還可以眺 望寶安城區、鐵崗水庫及深圳機場的風光。
選擇九圍出口方向下行,穿過半山的 林地和山腳的工業園區。

鯤鵬徑第二段臨近的洲石路上、起點九圍濕地。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兩步路:鯤鵬徑第一段

紅拂夜奔

美女識英雄,自古被人們傳為佳話,唐初就有美人紅拂女獨具慧眼,在芸芸眾生中,辨識了兩位英雄人物,一位是她的夫君李靖,另一位是她的結拜兄長虯髯客,三人結為莫逆之交,一同在風塵亂世中施展才華,被人們敬傳為“風塵俠”。

紅拂,吳越人,原姓張,名出塵。父母亡,流離失所,被人送入陳後宮為侍女。紅拂幼時,因父母篤信道教,紅拂亦隨許天師學道,師傅曾贈一把紅色拂塵,故人稱紅拂。入隋,為越國公楊素家妓
楊素早年曾協助周武帝擊滅北齊,後與北週丞相兼外戚楊堅配合,迫使北週靜帝禪位給楊堅。 24年後又幫助太子楊廣弒父弒兄而為隋煬帝。隋煬帝即位以後,拜楊素為司空,封越國公,把軍政大事皆託予處理,自己則躲在東都洛陽西苑中,醇酒美人,聲色犬馬,享受人間的奢華快樂。楊素留守西京長安,幾成政治中心

夕陽朝乾

“朝乾夕惕”和“夕陽朝乾”各是什麼意思,為何年羹堯因此喪命?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初一,據史書記載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現象,於是大臣們紛紛上表稱賀,反正不管是不是真的祥瑞,一定要認為是真的,一定要藉此機會拍拍雍正帝的馬屁,聯絡聯絡君臣之間的感情。
遠在西北的年羹堯也隨著大流上了一份奏摺,本來這也屬於正常操作。 但是年羹堯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將“朝乾夕惕”錯寫為“夕陽朝乾”。
本來年羹堯寫錯了,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雍正帝是勃然大怒,於是乎年羹堯先是被免職,調任為杭州將軍。 當然這一切還沒有結束,很多大臣開始紛紛揭發年羹堯的罪狀,最後年羹堯被定下了92款大罪,雍正帝念其功勞,並沒有對其處以極刑,而是開恩讓其“獄中自裁”。
至此年羹堯為自己寫錯了字可謂是付出了慘痛代價,不只是被免職,更是踏上了死亡之路。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233281

清明時節雨紛紛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 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甚至時有“疾風甚雨”。 但這日的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 這“雨紛紛”,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 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複雜的。 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觸動他的心事。 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

司空見慣:劉禹錫

「司空見慣」這個成語很常用,一般用來比喻一些經常發生,不足為奇的現象。而「司空」二字又可以作為複姓,那麼這裏的司空有無可能是指某個人呢?

趣談中國文化:司空並非人名而是官職
原來,「司空見慣」的由來與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有關。

當年劉禹錫中了進士後,在京城擔任監察御史,但因性格放蕩不羈,在京城受到排斥,後來更被貶為蘇州刺史。他在蘇州擔任刺史期間,遇到曾擔任高官,官職「司空」的李紳。由於李紳喜愛詩歌,仰慕劉禹錫的大名,所以設盛宴款待他,還請了幾名歌妓在席間表演。

劉禹錫看到李紳安排了盛大的場面,認為李紳必定早已見慣,更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而感悲傷。飲酒時,劉禹錫詩興大發,作了《贈李司空妓》:「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成語就是從此詩中得來。

「司空」雖可用作複姓,但「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指唐代的官職名稱。而「司空」在不同時期所指代的官職亦不同。春秋時期有大司空,主司土木。漢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哀帝時曾復舊稱,後改為大司空。東漢以後改稱司空。明清司空又用作工部尚書的別稱。

如今,司空與司馬、司徒一樣,從官職演變為姓氏。

桃坑峒伯公坳:2025.3.30

3月30日(星期日)晨9時05分、屯門公路轉車站下層(公廁旁)集合。
桃坑峒、圓墩郊遊徑、伯公坳、大棠。
全程約13公里,全程6小時、量力參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扙)

要注意個人自身安全及團隊精神

三月三十日(星期日)
北至東北風4至5級。 多雲,有一兩陣雨,天氣相當清涼。
氣溫:13至16度。 相對濕度:百分之70至95。

天氣圖示:多雲,有一兩陣雨,天氣相當清涼。3月30日(日)的顯著降雨概率預報是低

報名表格

路線圖

駟馬難追

意思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形容詞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兵戈屢動,驛馬難追,戚實自貽,咎將誰執!」

成語故事
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起兵反後唐,為求契丹支援,認契丹那律德光為“父皇帝”,後大敗後唐兵,冊立石敬瑭為皇帝,國號為“晉”,歷史上稱“後晉”,石敬瑭則被稱為“兒皇帝”。
天福七年(942),後晉高祖石敬瑭去世,他的兒子石重貴繼位,史稱出帝。石重貴不會料理國家政事,又遭遇蝗蟲等天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道路旁到處可見餓死的人。
開運元年(944)春,契丹進犯後晉,晉出帝石重貴率軍抵禦,又派人致書耶律德光,請求重修舊好,被耶律德光拒絕。雙方發生多次戰爭,晉軍則一再敗退。耶律德光派降將張彥澤率領先鋒騎兵二千人進入京城,屯兵於明德門外,京城陷入一片混亂。
石重貴召來學士範質,對他說:“昔日先帝起兵太原時,想選擇一個兒子留守太原,契丹皇帝看中了我,他應該比較了解我。你為我草寫降表說過去的事,也許能讓我們母子活下來。”範質草寫降表,石重稱貴稱孫“認孫”稱孫“女頭”,皇帝。
範質又為太后草寫降表,自稱“晉室皇太后新婦李氏妾”,上表:張彥澤率軍進城,承蒙皇帝阿翁降書安撫,先皇帝當年處於危時,皇帝阿翁親自徵戰,挽救了石氏,立了我晉朝社稷。不幸先帝世,子繼位,沒有好好治理國家,兵連禍結,終於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事情已經發生,驛馬難追。今蒙皇帝阿翁的撫慰,對我們有再性之恩,上表請罪。 」
耶律德光接到出帝和太后的降表,回信說:“你們不必憂慮,我會保證你們有一個吃飯的地方。”石重貴投降耶律德光後,耶律德光並沒有殺他,而是任命他為光祿大夫,封為“負義侯”,並把他們全家送到黃龍府去居住。

駟馬難追

2025年4月份旅行消息

4月6日:小組活動

〔松仔白鷺湖〕4月13日(星期日)晨9時05分、東鐵線大埔的士站集合。
山塘路、大埔滘林道、藍徑、松仔園、白鷺湖、出吐露單車徑、大埔散隊。
全程約16公里,山行7小時。量力参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扙)

4月20日:小組活動

〔風鈴古道七娘山〕 4月26日(星期六)晨8時30分。
深圳蓮塘口岸商場地下門前左邊集合 (包車即日來回)
大鵬半島 →歐書園村 、大榕古樹 、伯公坳 、三號山頂平台、山頂主峰、山本老虎山陡坡、高嶺古道 →高嶺古村(遺址)、高新村。
全程約13公里,全程7小時、量力參加。(自備回鄉証/糧水/雨具/手套)

〔上述旅行節目如有修改或調動以恆行網頁「每週行程」或WhatsApp/signal為準〕
〔旅途中如有迷途或傷亡、參加者責任自負、本隊概不負責〕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