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墟鎮步道

海風輕拂大鵬灣 白浪逐沙灘

南澳墟鎮位於大鵬半島南端,是一個充滿漁家風情的小鎮,南澳墟鎮步道以南澳第一沙灘東門為起點,終點為洋疇灣。沿途經過海貝灣- 窗嚇灣綠道、月灣廣場、雙擁碼頭,全程約5.8 公里。漫步在海風輕拂的南澳墟鎮步道,眺望波光粼粼的海面,聽著風聲與海浪聲,在放鬆身心的同時,還能捕捉到客家漁村文化在此留下的 印記。

行走指南
從南澳第一沙灘東門出發,到海貝灣一窗嚇灣綠道為止,其間為市政道路,可選擇騎行或徒步至月亮灣廣場,月亮灣廣場的港灣裡停泊著出海歸來的漁船,前方不遠處則是雙擁碼頭,來往的船隻匆匆而過,這一段是欣賞海景的好地方。

步道後半段以雙擁碼頭為起點,經南澳富民路,到洋疇灣為止。這一段路程幾乎全為上坡路段,可遠眺大鵬灣,也可選擇公車出行,到終點站南澳洋疇灣站下車,之後再順著公路下山,悠然而行,充分放鬆身心。

邊走邊看
南澳第一沙灘
深圳的沙灘基本上都在大鵬新區,其中南澳第一沙灘深得人們喜愛。它位於南澳街道辦事處附近,全長約1千米,這裡的沙子細膩柔軟,海水清澈,放眼望去,就如同一塊藍寶石遺落海灣,有著深圳“馬爾地夫”之稱。海的對面是香港的山脈島嶼,沙灘右側還有一條山海 之間的石灘,可海釣、潛泳、趕海,各得其樂。

步道路線
南澳第一沙灘東門-海濱北路-海貝灣-畬嚇灣綠道-南澳富民路—洋疇灣

路線長度:5.8千米
健行時間:3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南澳第一沙灘
週邊公車站:南澳辦事處站
洋疇灣花園
週邊公車站:南澳洋疇灣站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壩光銀葉樹步道

探索古村古樹 走進時光深處

壩光銀葉樹步道位於大鵬新區壩光片區,是一條連接白沙灣公園與壩光銀葉樹濕地園的步道,全長4.7千米。白沙灣公園依山傍海,海岸線綿延曲折, 園內步道順著海岸線而建,風光秀麗;銀葉樹濕地園內藏著百年客家古村, 還擁有以銀葉樹為主的紅樹植被群落。這裡遊人不多,可以慢慢走慢慢看, 觀海、觀鳥,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

行走指南
壩光銀葉樹步道始於白沙灣公園西門,沿途經過壩光海堤、公園露營區、壩光國際生物谷等,終於壩光銀葉樹濕地園正門,自北向南 沿著海岸線將白沙灣公園和銀葉樹濕地園串聯起來。步道大致可分為兩段,一是白沙灣公園西門-壩光海堤,二是鹽灶古村一壩光銀葉樹濕地園。行走於此,可以感受兩大海濱公園不同的特色與魅力。

特別提示
1. 若自駕前往,可提前預約現光銀葉 樹濕地園停車場位置。

2. 在觀賞古銀葉樹群落時,應性重樹,避免攀爬、刻畫等損害行力。

3. 野外露營請遵守相關規定,禁止明 火,注意安全,愛護環境。

步道路線
白沙灣公園西門-壩光海堤-鹽灶古村一壩光銀葉樹濕地園正門

路線長度:4.7千米
健行時間:2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白沙灣公園
週邊公車站:壩光展廳站、壩光人才公寓東門站
壩光銀葉樹濕地園
週邊公車站:壩光銀葉樹濕地園站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大頂嶺綠道

在科學新城「橋」見自然行走指南
大頂嶺綠道路面平坦,建設成熟,全程設有多個保安崗亭、驛站、指示牌,大部分路段綠樹成蔭,適宜全年齡段徒步遊玩。因綠道有多個陡坡和急轉彎,累計爬升約170米,如果你選擇騎行,對體力是個不小的挑戰。

綠道沿途有浮橋探橋懸橋三大觀景台,三座橋特色各異,風景不一,是該 路線最大的看點。

步道路線
大頂嶺綠道滑草場出入口一浮橋一探析-懸橋—-大頂嶺綠道觀光路出入口

路線長度:6.3千米
健行時間:2.5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大頂嶺綠道滑草場出入口
週邊公車站:光明農場大觀園站、光明滑草場站
週邊地鐵站:6號線光明街站B口
大頂嶺綠道觀光路出入口
週邊公車站:育新學校站、觀光路口站
週邊高鐵站:光明城站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在自然裡書寫科學的故事

大頂嶺綠道位於光明科學城,這個以 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為目標的科學園區, 在規劃之初,「綠色」就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規劃將自然生態環境和人的生活需求相結合,讓科學城不僅是科學研究的沃土,也 成為科學家的宜居家園,讓高品質的生態環境與公共活動空間為科學家提供源源不 斷的靈感。

在光明科學城,你可以看見科學家在公園內思考與交流,在自然中探尋科學與生態的融合,行走在光明,可以深刻地感 受到,自然生態與城市發展正一路同行。

七娘山郊野徑主峰科考線

翻越山的掌紋 品讀海的詩篇

七娘山郊野徑主峰科考線位於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內,是一條備受登山者青睞的成熟步道。起點為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終點是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主峰(海拔869米),沿途能觀賞大鵬奇異的地質遺跡,登頂可領略蔚為壯觀的山海風光。

通往頂峰的科考線依山傍海,景觀視角因海拔不同而各有不同。由於七娘山雨量充沛,雲霧易於形成,景象常常瞬息萬變。時而晴空萬裡,碧海藍天清晰可見;時而濃霧瀰漫,山巒樹木時現時隱。因此,這條集科研、科普、觀賞、 運動於一體的健行路線,也成為最能領略深圳山海之美的經典路線之一。

步道路線:鳳凰廣場 、一號觀景平台一二號觀景平台一三號觀景平台一四號觀景平台一七娘山主峰觀景平台

路線長度:3千米
健行時間:3小時
路線難度:★★★☆☆

行走指南
七娘山郊野徑主峰科考線全長約3千米,以陡峭台階為主, 間或有一些平緩路段,大部分路程有樹蔭。科考登山道結合原有地形地貌,將沿途典型的地質遺跡點進行串聯,並設置了科普說明牌。同時,在不同海拔高度選取景觀視野良好的地點設置觀景平台,供攀登者觀賞山海風光。這條登山道一路都有路標提示,基本沒有岔路,還設置有多個休息、避雨場地供登山者休整。登頂 過程雖稍有難度,但一路獨特的地質景觀和絕美風光,將犒賞你 的疲憊和汗水。

特別提示
1. 科考線開放時間:6:00-16:00(為保障遊客安全,颱風、雷雨天禁止登山),非登山時間內將被勸返,注意提前規劃好登山時間。
2. 科考線僅登山口設置有洗手間,包括更衣室及一台自動販賣機,沿路無補給點,請備好2 升水(包括電解質類飲料)、適量食物補充體力。
3. 七娘山山勢險峻,登山階梯十分陡峭,可以在出行前準備好護膝和登山杖,減少登山壓力。
4. 科考線下撤需原路返回,石階路較陡,要預估好體力。
5. 請遵守當地自然保護區的規定,不得隨意出入未開放的保護區。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梅沙海濱步道

閱讀山海合著的美麗經典
大文豪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沿著梅沙海濱步道漫步,那麼你就可以用腳步測量從「天堂」到「天堂」的距離。

梅沙海濱步道西起海鮮街鹽梅路出入口,東至背仔角,途經三個鹽田網紅圖書館,步道 沿著黃金海岸線蜿蜒,遊人可近距離聽海看浪,全路段平坦、坡度緩和,適宜全年齡段徒步遊玩。

步道路線
海鮮街鹽梅路出入口一大梅沙海濱棧道一大梅沙驛站(悅海圖書館)一大梅沙海濱公園一小 梅沙驛站(觀海圖書館)一背仔角驛站(望海圖書館)一背仔角

路線長度:13.7千米
健行時間:4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海鮮街鹽梅路出入口
週邊公車站:海濱綠道站、鹽田海鮮街路口③站
鹽田海鮮街站
週邊地鐵站:2號線/8號鹽田港西站A₁口
週邊公車站:小梅沙站

特別提示
地鐵8號線、市民遊客可搭乘地鐵至大梅沙站、小梅沙站抵達梅沙海濱步道。

旅遊勝地的前世今生

梅沙灣沙灘長2.9千米,寬100多米,東起背仔角,西至正角嘴,兩個岬角間像一面鏡 湖,連接著浩瀚的南海。自古以來,這裡就是人們生息繁衍、趕海踏浪的地方。

鹽田風急,梅沙浪高,千年來將沙石淘瀝得潔白細軟,當地客家人把細幼的滑沙稱 作「黴沙」,「黴沙「梅沙」,於是,梅沙一名就此流傳下來。

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編製的《新安縣志沙裡村裡就載有「大梅沙村」。

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由義大利 巴色會神父繪製的新安縣地圖上,也有標明「大梅沙「小梅沙」的地名。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雞髀下:2025.6.8

〔活在雞髀下〕6月8日周日晨9時。港島綫柴灣地鐵站C出口集合。
小西灣起步、 雞髀下、黑角頂、銀灣山、砵甸乍山、馬塘坳、
石澳道、野豬徑、大風坳、鰂魚涌地鐵站散隊。

全程12公里、山行6小時量力參加。(自備糧水/雨具/手套)

要注意個人自身安全及團隊精神

報名表格

天氣預告

 

 

2025年6月份旅行消息

6月1日:小組活動

〔活在雞髀下〕6月8日周日晨9時。港島綫柴灣地鐵站C出口集合。
小西灣起步、 雞髀下、黑角頂、銀灣山、砵甸乍山、馬塘坳、石澳道、野豬徑、大風坳、鰂魚涌地鐵站散隊。
全程12公里、山行6小時、量力參加。(自備糧水/雨具/手套)

6月15日:小組活動

〔鯤鵬徑17段〕6月22日(星期日)晨9時05分。
深圳蓮塘口岸商場地下門前左邊集合。
壬母立交橋→鵝公村
全程 18.5公里、步行7小時、量力參加
(自備回鄉証/糧水/雨具/手套)

6月29日:小組活動

〔上述旅行節目如有修改或調動以恆行網頁「每週行程」或WhatsApp/signal為準〕
〔旅途中如有迷途或傷亡、參加者責任自負、本隊概不負責〕

2025第13屆 雙尖雙咀:帽草針

日期:2025年7月1日(星期二)
集合:上午7時30分,尖鼻咀停車場
起步:上午八時正出發
終點:尖沙咀鐘樓
時間:以11小時為限,晚上7時前須到達終點。
行畢全程者,均可獲發電子証書乙張。
行李 :自㩗,不設托管。
支援:不設支援點或補給站,請自備足夠糧水或沿途自行補給, 禁止外力定點或沿途支援。
路線:無固定路線,建議參加者自由發揮,以最短路程及最短時間完成。
{但必須途經…大帽山、草山,針山}。
名額200名
報名方式:網上報名。 (不設現場報名)
截止日期:6月22日 23.59
報名費全免。

網上報名

個人誠信
本活動是自我考驗,參與者必須以行走,跑步或爬行完成。
勿用交通工具或由他人輔助。

活動期間、參與者必須注意個人安全,如不適或受傷,請即自行終止行程及WhatsApp回群組内、以報平安、
如情況危急,請致電999 或112.

免責聲明
此活動乃長途耐力越野行山活動,參與者必須為有經驗跑步登山人士。
如有心臟、血管、骨關節及內科病患者,請先諮詢醫生意見,方可參與。
參與者在活動期間,必須遵守香港法例,如交通法例、郊野公園條例等。
﹛進入市區內,必須注意交通及行人與個人安全﹜
凡報名參與者、均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士,是本著自願參加、風險自擔、責任自負的原則參加的。
如在活動中發生個人身體損害等意外後果,活動召集人和領隊、無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責任。
參與者如、認為有需要,請自購保險。

參與者必須注意
1-為了您們的個人安全和聯絡之用,每個參與者必須攜後備電池。
2-每個參與者、用個人的二步路/Strava / Relive系統記錄行程與時間、3日內以WhatsApp傳過來。

手機驗證
參加者個人手機編號NO

參與者:請留意以下事項⋯⋯

1-起步點簽到:(尖鼻咀)用個人手機自拍一張圖片(集體圖片、不接受)即時上傳到「帽草針」相集內

2-大帽山(閘口)及草山測量柱、用個人手機自拍一張圖片(集體圖片、不接受)

3-針山頂、用個人手機自拍一張圖片(集體圖片、不接受)
即時將「大帽山/草山/針山」三張圖片傳回「帽草針」相集內、以作佐証

4-終點報到:(尖沙咀)鐘樓門前,用個人手機、自拍一張圖片(集體圖片、不接受)
請即時上傳到「帽草針」相集內。
上傳的時間、決定你(妳)們的名次先後。

5-大帽山路(中段閘口)有西瓜🍉供應

帽草針成績表2025716

網上証書2 劉美儀 3Lau Kwai Cheong 4 Lam Wing On Joe 5 Samuel KWONG 6 Yeung Kin 8 Catherine Chow 10 陳東順 11 TY Ng 12 CF CHEUNG 14 徐秀媚 15 XIE XueLi 16 Tony NG 17 Daniel Kwok 19 LI SZE MAN 20 Ng Sau Yi 21 朱曜東 22 KO CHEUK WAI 23 Patrick Chow 24 Ng Pan Lung 25 Mak Wai Kiu 28 Leung Cho Hin 29 阮中一 30 YEUNG WING CHUEN 31 岑偉明 33 林昭凱 35 Chung kwok wah 36 Arthur Chan 37 黃慧芬38 Leung Woon Ping 39 郭少雄 40 HUI CHUN YUEN 42 Wong Mei Kam 43HO CHI MAN 44周順賢 46Yeung Ka Chun 47YIP PAK YIN 48吳國通 49 余鐘明 50 何兆強 52 劉錦堆 54CHAN kei ming 55 Hui Kiu Fung 56 Cheng Chung Yin 57Tang Wing Shan 58Lui Sui Ling 59 Leung Son Keng (KK Leung) 60Leung Hoi Shan 61Yeung Wai Keung Ray 63 WK Ma 64 June Cheung 65 黃保霆 68 謝卓敏 69 Chan Ching Ho 70 Kwok Shu Wing 71 CHAN PO YI 73 蘇元斌74 何宏亮75 余漢章76 謝允研77Wong Pak Yip78 陳啟成79 Benjamin Chan81 金 金82 岑智滔83 Jerome Chan84 Lum Lai Lok Gary87 Kwan Chak Man91 Lee Ming Pun93CHUN YU97 何興華99 周思淳100 劉益民104 蔡永長105關國強106 Javy Choy107 Lot wai keung111 NIN Ching113 Bonnie Ho Lai Loi114Lau Chun Hung115 PAUL YU117 Ng Chi Ming (Mark)118 Vikki Wan121 Raymond Kan124 Francis Yuen127 Rex gor128 Thomas Lam129 Sunny Kwan130李心姸131 Li Chi Hung132 Dennis Choi133 Ho Hing Yuen Ken134 Tse Kwok Bong135 CHAN Ho Chuen Alfred137 Tony Sit141 LAM Fu Wing

 

 

 

 

 

 

 

杜鵑谷步道

半山花海   一城春光
梧桐山的山脊線橫跨羅湖、龍崗、鹽田三區, 這裡縱橫交織著遠足郊野徑、綠道、手工步道,還有靠品古道、一線和原二線巡邏道。杜鵑谷步 道是梧桐山野中最適宜春天行走的一條路線穿 過的杜酷谷、萬花屏等地,是毛棉杜鵑花密集開 放的區域,漫山開放的花朵如霞似錦,照亮了深 圳一城春色。

行走指南
距離杜鵑谷最近的入口,是全長約3.5千米的登雲道。此道沿著仙湖山脊而上,全程 石台階路,坡度平緩,有樹蔭遮蔽,爬上不遠的山頂處,向左走到廢棄索道站,沿著土路續登高,抵達小梧桐山頂廣場,廣場北側溝谷邊有幾個杜鵑谷次入口,可深入中賞花。

杜鵑谷出來後的路程都是彎彎繞繞的公路,走起來比較輕鬆,向左沿公路行走700 去往萬花屏,沿著萬花下徑可近看千年杜鵑王。從賞花棧道出來往前走300公尺到達風凰台, 再沿右側的好漢路繼續前行16千米到達好漢城廣場,這裡縱覽深港,是觀賞深圳新八景二 一「梧桐煙雲」的最佳地點。

杜鵑谷
人間三月天,梧桐賞杜鵑。杜鵑谷藏於小梧桐廣場北,是毛棉杜鵑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 一。盛花時節,毛棉杜鵑花開成海,站在觀景台眺望,層巒疊翠的梧桐山谷中,繁花似錦, 燦若雲霞,彷彿大自然織出的一塊巨大雲錦。毛棉杜鵑以蓬勃爛漫的生命力,濃墨重彩地演繹 繹著深圳最絢爛的春光。人間三月天,梧桐賞杜鵑。杜鵑谷藏於小梧桐廣場北,是毛棉杜鵑資源最豐富的區域之 一。盛花時節,毛棉杜鵑花開成海,站在觀景台眺望,層巒疊翠的梧桐山谷中,繁花似錦, 燦若雲霞,彷彿大自然織出的一塊巨大雲錦。毛棉杜鵑以蓬勃爛漫的生命力,濃墨重彩地演繹 繹著深圳最絢爛的春光。

杜鵑谷有尋香徑、拾芳徑、花溪徑、漫花徑、金鐘徑和新修步道等6條步道,總長度約2.2 公里。步道整體設計自然舒適,取用天然材質。沿著賞花步道在山林花海中穿梭,拾芳於山 海林間,可一路直達谷底深處。

步道路線
小梧桐-杜鵑谷-萬花屏-疊翠亭一好漢坡
路線長度:3.1千米
健行時間:1.5小時
路線難度:★★☆☆☆

交通指引
小梧擁:登天道出入口
好漢坡:碧桐道出入口

資料來源:山海連城

聯絡我們
message
whatsapp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