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份旅行消息
2月4日:小組活動
2月11日:Garmin:小組活動
2月18日:新春佳節:小組活動
2月25日:街馬:小組活動
﹝上述旅行節目如有修改或調動以香港行山網站/恆行網頁(每週行程)為準﹞
﹝旅途中如有迷途或傷亡、參加者責任自負、本隊概不負責﹞
2018年2月份旅行消息
2月4日:小組活動
2月11日:Garmin:小組活動
2月18日:新春佳節:小組活動
2月25日:街馬:小組活動
﹝上述旅行節目如有修改或調動以香港行山網站/恆行網頁(每週行程)為準﹞
﹝旅途中如有迷途或傷亡、參加者責任自負、本隊概不負責﹞
1月28日週日晨 8 時15分,大埔太和商場 64K 巴士站集合,
林錦公路起步,南北大刀屻,粉嶺,龍山,新屋仔,南涌郊遊徑,鹿頸,
橫七古道,黃嶺,屏風山,石坳山,九龍坑山,大埔頭,太和散隊,
全程38公里,登山 10小時,量力參加。 {自備乾糧水/手套/帶頭燈}
補水站:塘坑 / 新屋仔 / 鹿頸
路線追蹤:https://hikingtrailhk.appspot.com/s/ow15n
Garmin-3
一月二十八日(星期日)
東風4級,後轉北風5級,離岸及高地間中6級。
大致多雲,能見度較低。稍後有幾陣雨,氣溫顯著下降。
氣溫:13至20度。 相對濕度:百分之75至95。
https://www.facebook.com/wankwanwah/posts/10213161584628657?pnref=story
路線追蹤:https://hikingtrailhk.appspot.com/s/ruknK
https://www.facebook.com/pg/hanghang1977/photos/?tab=album&album_id=1753289278055868
提起「黃袍加身」,大家自不然會想起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趙匡胤本是五代時後周的禁軍統領,國家軍權集他一身,他乘皇帝突然駕崩,朝中混亂的機會,假稱契丹南下犯邊,帶軍隊開到陳時,由眾將士將一黃袍披在他身上,擁立他為帝。但「黃袍加身」原來並不是趙匡胤首創,他也是抄襲舊上司、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可說是「老翻」。
郭威(904—954),字文仲,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人。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稱帝,國號為周,定都汴京,建年號為「廣順」,史稱後周。
郭威是一位非常傳奇的皇帝,他本是後漢一個酗酒和嗜賭的低級軍官,被一個從皇宮遣散出宮的柴姓美女(就是後來著名的柴皇后)看上,結為夫婦。
郭威手握重兵招帝猜忌
在妻子的調校下,再加上自己確實爭氣,在五代的亂世中迅速崛起,成為後漢的開國重臣。
當時,郭威是手握重兵的樞密使(軍事最高長官),被後漢隱帝猜忌,殺了他的全家,還派人來刺殺他。
郭威起兵打回京城,但一開始他並沒有立即取代後漢,而是聰明的立了一個小孩子為皇帝,以穩定局面。然後他就策動了一個叫做「黃袍加身」的奪位計劃。
他假稱契丹要南下進犯,於是「奉命」領兵出城,在澶州士兵們不走了,眾將扯下黃旗披在他的身上,擁立他為帝。當日擁立郭威「黃袍加身」的眾將中,就有一位叫做趙匡胤。
郭威在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稱帝,國號為周,定都汴京,建年號為「廣順」,史稱後周。
郭威在澶州被擁立為帝
做了皇帝後,郭威提倡節儉,推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措施,使唐末以來極為混亂的社會走上了安定的道路,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國家開始迅速安定,為他的後任皇帝,著名的周世宗柴榮,同時也為不久的趙匡胤開創的北宋輝煌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皇帝聖旨原來應該這樣讀?
古裝劇集中每有宣讀聖旨的場面時,開首第一句一般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原來這讀法是錯誤的,正確讀法應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不說不知,這句流行數百年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更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創。
據史籍記載,在春秋時期,諸侯發布的詔書一般被稱作「命」、「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突顯自己的至高無上,使用的是「皇帝詔曰」,還在玉璽上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核心思想還是意圖證明君權神授。
漢高祖劉即之後沿用了秦朝慣例,同樣使用「皇帝詔曰」。
秦始皇首創「皇帝召曰」
不過,在南北朝時期,聖旨開首則演變為「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唐朝時由於聖旨多由門下省審核頒布,聖旨開頭一般為「門下,天下之本……」,偶爾會有以「朕膺昊天之春命」開頭的。
至於元朝,聖旨分為兩種,漢文詔書以「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起頭,蒙文詔書則使用「長生天的氣力里,大福蔭的祐助里皇帝聖旨」。
到了明朝,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為了彰顯自己是天定的君王,特別強調天命,並在稱呼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朱元璋加上「奉天承運」
定都南京後,他先將南京改名「應天府」,又將上朝的大殿定名為「奉天殿」,在自己的玉圭上鐫刻「奉天法祖」四字。
為增強統治的合法性,朱元璋又在聖旨中採用了秦始皇當年首創的開首語「皇帝詔曰」,還特意在「皇帝詔曰」前面加了「奉天承運」四字,以彰顯自己是天定的君王,故斷句讀法就變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而這句「皇帝,詔曰」,亦自此成為明清兩朝皇帝聖旨中必須有的開首語,沿用了500多年。(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1月7日週日晨8時30分,東鐵沙田站大堂B出口集合。
大埔白石角起步,優景里,大埔滘公園,四色林徑,九肚山,火炭散隊。
登山5小時,量力參加。(乾糧大休)
路線追蹤:https://hikingtrailhk.appspot.com/s/iuTLU
|
https://www.facebook.com/pg/hanghang1977/photos/?tab=album&album_id=1738245539560242
〔紅葉飄香〕1月1日週一晨8時30分,港鐵荃灣線荃灣地鐵站大堂A出口集合,洪水橋起步,丹桂村配水庫,公庵山,大棠,伯公坳,大欖涌郊遊徑,大欖隧道轉車處散隊,登山7小時,量力參加。(大棠午膳)
[火燒旗杆長炭]1月7日週日晨8時30分,東鐵沙田站大堂B出口集合,大埔白石角起步,優景里,大埔滘公園,四色林徑,九肚山,火炭散隊,登山5小時,量力參加。(乾糧大休)
1月14日:小組活動
〔東北環走〕1月21日周日晨8時30分,大埔火車站巴士總站275R站集合,新娘潭起步,降下坳,減龍脊,鳳坑,鎖羅盆,荔谷古道,媽騰古道,烏蛟騰,新娘潭,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大美督散隊,24公里,登山7小時,量力參加。(烏蛟騰午膳)
[雙龍會]1月28日週日晨 8時15分,大埔太和商場64K巴士站集合,林錦公路起步,南北大刀屻,粉嶺,龍山,新屋仔,南涌郊遊徑,鹿頸,橫七古道,黃嶺,屏風山,石坳山,九龍坑山,大埔頭,太和散隊,全程38公里,登山8小時,量力參加。(乾糧大休)
﹝上述旅行節目如有修改或調動以香港行山網站/恆行網頁(每週行程)為準﹞
﹝旅途中如有迷途或傷亡、參加者責任自負、本隊概不負責﹞
1月1日週一晨8時30分,港鐵荃灣線荃灣地鐵站大堂A出口集合。
洪水橋起步,丹桂村配水庫,公庵山,大棠,伯公坳,大欖涌郊遊徑,大欖隧道轉車處散隊。
登山7小時,量力參加。(大棠午膳)
路線追蹤:https://hikingtrailhk.appspot.com/s/n8aAs
一月一日(星期一)
東至東北風5級,離岸間中6級。 大致天晴。日間天氣乾燥。
氣溫:16至20度。 相對濕度:百分之60至85。
https://www.facebook.com/pg/hanghang1977/photos/?tab=album&album_id=1731564673561662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iAD2OG3Zg[/embedyt]